主要行業
- 金融服務 房地產 有色金屬
- 醫藥生物 化工行業 機械設備
- 交通運輸 農林牧漁 電子行業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務
- 汽車行業 黑色金屬 采掘行業
- 家用電器 餐飲旅游 公用事業
- 商業貿易 信息設備 食品飲料
- 輕工制造 紡織服裝 新能源汽車
- 高端裝備制造 其他行業
點擊進入可選擇細分行業
【免責條款】
1. 用戶直接或通過各類方式間接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服務和數據的行為,都將被視作已無條件接受本聲明所涉全部內容;若用戶對本聲明的任何條款有異議,請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全部服務。
2. 用戶需知,研報資料由網友上傳,所有權歸上傳網友所有,慧博投研資訊僅提供存放服務,慧博投研資訊不保證資料內容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真實性或品質;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若認為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內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權的情形,應該及時向慧博投研資訊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鄄┩堆匈Y訊將遵循"版權保護投訴指引"處理該信息內容;
4.本條款是本站免責條款的附則,其他更多內容詳見本站底部《免責聲明》;
觀點:
智能駕駛行業擁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是未來的發展趨勢,L2及L2+級市場同時高速發展:智能駕駛輔助系統(ADAS)能夠在復雜的交通環境及車輛操控過程中為駕駛員提供輔助,并在未來最終實現無人駕駛,能夠有效的降低事故發生率。http://www.665922.com【慧博投研資訊】2021年,我國前裝ADAS標配新車上險量為807.89萬輛,滲透率30.78%,同比增29.51%,我們認為智能駕駛系統的前裝滲透率將會持續提高,是行業未來確定性的發展趨勢,值得產業鏈內廠商大力投入。http://www.665922.com(慧博投研資訊)隨著前裝L1級智能駕駛向L3級升級,單車價值量有望從千元提升至萬元級別,我們測算我國L1-L3級智能駕駛2021年行業規模約為302億元,但到2025年可達約862億元,行業CAGR為30%,將會保持高速發展。
智能駕駛涵蓋多學科內容,包括感知、規劃、決策、執行等環節,具有較高的技術難度,高階智能駕駛技術有望推動商業模式變革:智能駕駛技術方面感知方面涉及到AI算法、高算力芯片、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以及高分辨率高動態攝像頭,規劃決策端涉及到域控制器、控制算法等,執行端涉及到線控制動、線控轉向,從低階到高階的智能駕駛傳感器配置量、域控制器的性能都需要提升,軟件算法方面更是重中之重,當前不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廠都在對智能駕駛進行高強度投入。我們認為高階智能駕駛技術自帶運營屬性,落地場景包括:港口、物流園區、礦區、機場、干線物流、末端物流、Robotaxi等,從低速到高速、從載貨到載人、從封閉園區到開放道路,未來有望大規模應用,從而減少人力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及安全性。我們認為車廠及智能駕駛供應商對智能駕駛技術都在大力投入的原因也在于高階智能駕駛技術有望推動其商業模式變革,幫助其切入訂閱收費或終端運營領域,開拓新的盈利模式,實現向科技企業轉型的目的。
L2級及以下智能駕駛是相對標準化方案,會以供應商為主,L2+級高階智能駕駛頭部車廠有自研趨勢,但仍將有較多的Tier 1供應商:在向智能汽車升級的行業大變局下,智能駕駛是車廠技術研發的核心點。隨著硬件平臺化,軟件標準API接口等的支持下,智能駕駛技術軟硬分離的趨勢顯現。我們認為L2級及以下的智能駕駛方案相對標準,車廠對成本要求較高,未來供應商或為供應主力。而L2+級方案,由于其工作范圍(ODD)更寬,更為復雜,并且是車廠未來向L3&L4等高階智能駕駛升級的基石,其核心算法頭部車廠有自研趨勢。但我們認為L2+級智能駕駛供應仍將有較多掌握核心技術的Tier 1存在,一旦產品標準化,在成本及交付周期的壓力下第三方供應不可避免。
目前海外巨頭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但我國廠商高速成長:當前ADAS標準配置主要集中在合資車企車型上,與合資廠商深度合作,2020年我國前視ADAS系統供應商海外零部件巨頭占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我國廠商近年來能力有了極大的提升,系統集成商包括:經緯恒潤、德賽西威、伯特利、毫末智行、宏景智駕、MINIEYE、縱目科技、知行科技、福瑞泰克、智駕科技、極目科技等,能夠看到國內公司業務發展進展較快,獲取了較多的項目。我們認為在自主品牌崛起的大趨勢下,我國廠商有望憑借本土化、高性價比、服務響應及時及數據合規等優勢擴大市場份額,未來有望進一步擴展海外市場。
【投資建議】我們看好智能駕駛行業的長期發展,認為對其投資應關注廠商的系統供應能力,數據獲取及算法迭代能力,建議關注系統集成供應商如:經緯恒潤、伯特利、德賽西威,以及一級市場公司毫末智行、宏景智駕、MINIEYE、縱目科技、知行科技等。
風險提示:汽車行業景氣度下行風險、智能駕駛滲透率提升不及預期、智能駕駛行業競爭加劇、缺芯影響汽車產量,供給受限、技術與產品迭代風險、測算具有一定主觀性。
為了完善報告評分體系,請在看完報告后理性打個分,以便我們以后為您展示更優質的報告。
您也可以對自己點評與評分的報告在“我的云筆記”里進行復盤管理,方便您的研究與思考,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正在加載,請稍候...